首   页   
   机构设置  
   研究人员  
   学科建设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在研项目  
   博士后流动站  
   办事流程  
   网上下载  
   图书仪器  
   学术交流  
   教师招聘  
   特色资源  
   人才培养  
   党群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2016年第三季度论文(10篇)
[ 发布日期:2016-09-12  ] 【返回

1. Huili Chen, Fen Wang, Wei Wang, Daifen Chen, Si-Dian Li, Zongping Shao*, H2S poisoning effect and ways to improve sulfur tolerance of nickel cermet anodes operating on carbonaceous fuels. Applied Energy 179 (2016) 765–777.
2. Hong Chang, Huili Chen,* Zongping Shao, Jing Shi, Jianping Bai,Si-Dian Li, In situ fabrication of (Sr,La)FeO4 with CoFe alloy nanoparticles as an independent catalyst layer for direct methane-based solid oxide fuel cells with a nickel cermet anode. J. Mater. Chem. A., 2016. DOI: 10.1039/c6ta04639h

3.Electrochim. Acta, 2016, 213:98-106

英文标题:Micro-/nano-structured hybrid of exfoliated graphite and Co3O4 nanoparticles as high-performance anode material for Li-ion batteries

中文标题:纳/微尺度杂合的Co3O4 /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及其优异的储锂性能

作者:赵云,李勇,马灿良,邵宗平

简介:本研究以膨胀石墨为载体,以金属氧化物(Co3O4)为活性物质,设计并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结构新颖的Co3O4纳米颗粒/膨胀石墨复合材料。该结构的合理构建使得该类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能够充分发挥各组元的优势,因而得到优异的储锂性能。10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质量比容量高达739 mAhg-1,且在100 和10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多次后容量没有出现任何衰减。同时,倍率性能的测试结果也非常理想。

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3468616316206

4. Mater. Lett.,2016,177:148-151

英文标题:Facile solution-free preparation of a carbon coated Fe3O4 nanoparticles/expanded graphite composite with outstanding Li-storage performances

中文标题:气相法制备Fe3O4 纳米颗粒/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应用

作者:赵云,马灿良

简介:本研究针对溶剂诱导下膨胀石墨的纳米片层间易出现堆叠行为这一缺陷,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气相法来实现超细活性纳米颗粒在膨胀石墨表面的均匀担载。与空白膨胀石墨相比,利用该方法得到的Fe3O4 纳米颗粒/膨胀石墨复合材料表现出显著改善的电化学性能。除继承了石墨材料优异的循环性能以外,复合材料的比容量(728 mAh/g)和倍率性能都得到大幅提高。

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7577X16305274

5. Carbon, http://dx.doi.org/10.1016/j.carbon.2016.09.020

英文标题:Dual-template synthesis of novel pomegranate-like hollow carbon nanoparticles with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Li-ion batteries

中文标题:双模版法合成新型类石榴结构中空碳纳米颗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作者:马灿良,董静,赵云,李娟,陈绘丽

简介:新型类石榴结构中空碳纳米颗粒(PLHCNs)采用双模版法,即纳米镍颗粒作为活性硬模板,表面活性剂SDBS作为软模板和造孔剂。纳米镍和SDBS的协同作用赋予PLHCNs适当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617m2g-1),超小纳米空腔(~6.88nm)以及交联且有缺陷的少层石墨烯壳层。该特殊微观结构不仅有利于电子和锂离子的快捷传输还提供大量锂离子储存空间。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使用时,展示出较高的储锂容量863mAhg-1,优异的倍率性能(6.4Ag-1在90s内容量为171 mAhg-1),循环200次结构非常稳定。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可逆比容量分配到三个电压区间以讨论储锂机理。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锂离子可以穿过薄且有缺陷的壳层并储存在超小纳米中空结构中。这些研究提供了设计高效锂离子电池负极结构。

6. 英文标题:Chemical properties and biotoxicity of several chromium picolinate derivatives

中文标题:吡啶甲酸铬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毒性

论文作者:刘斌, 刘艳飞,柴杰, 胡相全, 杨斌盛

内容简介:吡啶甲酸铬是一种市场上广泛销售的补铬剂,能增强胰岛素的功能,调节糖尿病人的脂肪,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有文献报道吡啶甲酸铬在体内能产生羟基自由基,因此它的毒副作用备受关注。本文合成了四种它的衍生物,研究了它们的结构,性质以及毒副作用,系统地从取代基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对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还原能力的影响、对细胞毒性的影响以及对实验小鼠的内脏组织毒性的影响做了比较,试图揭示影响吡啶甲酸铬毒性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对于研发降糖药物具有积极意义。

发表信息: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http://dx.doi.org/10.1016/j.jinorgbio.2016.09.006
7. Anal. Methods, 8 (2016) 6748-6753

英文标题:A long wavelength fluorescent probe for biothiol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ell imaging

中文标题:一个具有长发射波长的硫醇荧光探针以及它在成像方面的应用

论文作者:李佳玮a,1,阴彩霞a,*,张永斌b,钞建宾b,霍方俊b,*

内容简介:设计合成了一个基于1.2-加成机理快速识别硫醇的荧光探针。该探针对Cys, Hcy和GSH有较好的选择性,并且发射波长较长。 反应动力学表明探针与硫醇在80s内反应完毕,表明该探针对硫醇有较快的反应速率,同时该探针对Cys,Hcy和GSH的检出限分别是0.061 μM, 0.015 μM, 0.084 μM。更重要的是该探针可应用于细胞成像。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6/ay/c6ay02150f

8. 英文标题:Two novel CN- turn on fluorescent imaging materials with twin binding groups

中文标题:两个双结合位点的新型氰离子荧光探针及其细胞成像

论文作者:刘涛a,1,霍方俊b,李剑芳a,1,程芳琴a,*,阴彩霞a,*
内容简介:设计合成了两个带有双结合位点的新型氰离子荧光探针(1和2),并通过标准分析工具及光谱技术进行表征。在水溶液中,该探针对氰离子有较好的选择性,反应机理经核磁和质谱表征,进一步证实为氰离子与吲哚鎓盐的亲核加成反应,从而引起荧光turn-on的变化。同时,核磁和质谱结果表明,该亲核加成反应在电离过程中为可逆反应。

发表信息: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39 (2017) 526-535 http://dx.doi.org/10.1016/j.snb.2016.08.051

9. Dyes and Pigments 134 (2016) 291-296

英文标题:Hemicyanine based fluorimetric and colorimetric pH prob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imaging

中文标题:半花菁基的比色荧光pH探针及其在生物成像上的应用。

论文作者:李晓琪a,岳永康a,温莹b,阴彩霞a,*,霍方俊b,**

内容简介:设计合成了一个可以在水溶液中检测pH的半花菁基的比色荧光探针,该探针有很好的水溶性,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而且该探针有着近似生理条件的pKa值8.5,可用于细胞成像。此外,还可做成pH探针应用于实践。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3720816303394
10.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4 (2016) 5101-5104

英文标题:A novel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1,2-benzisoxazoline-3-on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hypochlorite recognition

中文标题:一种合成1,2-苯并噁唑啉-3-酮的新方法及其在次氯酸跟识别上的应用。

论文作者:Yutao Yang?ab,  Fangjun Huo?b, Caixia Yin*a, Ming Xuc , Ying Hud , Jianbin Chaob, Yongbin Zhangb, Timothy E. Glass*c, Juyoung Yoon*d

内容简介: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杂环荧光探针1,2-苯并噁唑啉-3-酮,该探针在识别次氯酸根时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及很高的灵敏度。并且通过在消毒液中检测次氯酸根及细胞成像实验证实了该探针的实用性。可用于细胞成像。此外,还可做成pH探针应用于实践。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3720816303394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南京大学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 太原理工大学 中北大学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curChannel.site.name}